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河南经济贸易技师学院艺术教育系以“固本强基、创新赋能”为目标,开展系列教研活动。通过常规教学资料检查、无生课堂展示、教师互相听评课、专项技能培训四个方面,推动各专业协同发展,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注入新动能。
教学检查勤督导,规范精细促提升
为确保教学过程规范化,艺术教育系精细推进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每周开展常规教学资料专项检查,覆盖教案设计、课程进度匹配度、教学日志规范度、作业批改精细度及课程思政显性化程度等层面。检查小组对一些优秀教学资料的完整性、创新性给予高度评价,并针对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设计创新等提出优化建议,为下一阶段教学指明方向。

无生课堂展风采,以评促教共相长
艺术教育系每周以四个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常态化无生试讲、评课、磨课等环节深耕教学能力。每周五举办的“无生课堂”教学展示盛会成为全系焦点,通过“周周展·三人行”机制,每周选三位教师代表轮番登台,以同台竞技、切磋教艺的形式,全方位呈现不同专业的教学创新实践。

在特色化多维评课环节中,教师们立足教育规律,围绕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从教学设计逻辑、重难点突破策略、课堂生成机制、跨学科融合路径等维度展开深度研讨。这种打破专业界限的智慧碰撞,促进教学理念的深度对话,形成教研相长的良性生态。
听评相长凝智慧,知行互促践真章
本学期,艺术教育系启动教师互听评课机制,每位教师每周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听评课,听课后,授课教师与听课教师开展面对面评课研讨。评课环节中,教师们秉持客观公正、坦诚交流的原则,既肯定课堂设计的创新点,也针对教学细节提出具体改进措施。此外,跨专业教师的交流碰撞出更多火花,不同学科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在研讨中得以融合借鉴,为打造优质课提供了新思路。

专项教研赋能,深耕数字沃土
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实际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2025年4月15日,艺术教育系在4号楼302教室举办了“Deepseek教师操作攻略”专项教研培训活动。本次活动由海静老师主讲,全体专兼职教师参与,围绕人工智能工具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展开深入研讨。
海静老师结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阐述了Deepseek作为智能辅助教学工具的核心价值。她指出,Deepseek具备智能生成、创意启发、跨媒介创作辅助、知识库检索等功能,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素材获取单一、创意启发手段有限等问题,为课程教学提供多元化支持。海静老师还以教学设计为例,分步展示了Deepseek的操作流程,从输入关键词生成初步方案,到通过参数指令细化,再到结合数据库进行溯源分析。艺术教育系教师们普遍表示,此次培训活动令大家获益良多,在专业视野与教学实践层面均收获颇丰。

从教学资料的精雕细琢,到无生展示的灵感激荡、个人课堂的听评互促,再到数字技术的破界赋能,艺术教育系始终以教研活动为支点,构建起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科内涵建设的协同发展机制,持续扎根教学实践一线,致力于培养兼具传统根基与时代视野的高素质艺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