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系简介
机械工程系成立于2000年,是学院成立重点系部之一,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实习实训设备。现开设有多轴数控加工、数控加工(数控车工)、数控加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焊接加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5个专业,培养层次以高级工和预备技师为主,现有在校班级近40个,在校生1700余人,师资力量强、教学设备充足、先进。
机械工程系现有专兼职教师50余人,其中高级讲师9人,正高级高级讲师2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河南省十大杰出工匠1人,省级职教专家1人,省级职教名师1人,省级、市级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9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省级技术能手16人,高级技师29人。
自2021年9月,经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复,机械工程系先后成立“梁文波车工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闫辉加工中心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服务于专业建设、教学改革、高技能人才和技能拔尖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在技术革新、技术传承、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多轴数控加工专业
核心课程:铣工工艺学、产品质量检测、零件普通铣床加工、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学、金属切削加工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多轴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 MATERCAM 、Power Mill等。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制造技术发展需要,会应用CAD/CAM软件、熟练掌握高端车铣复合中心、四轴、五轴加工中心(DMG),具备较高操作水准并具备一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工艺编制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多轴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精密工程、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模具制造、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行业。
数控加工(数控车工)
核心课程:车工工艺学、产品质量检测、零件普通车床加工、数控车床模拟加工与编程、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学、金属切削加工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基础、CAD/CAM CAXA自动编程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现代制造技术发展需要,熟练掌握数控车床、数控车削中心编程与操作、计算机绘图、软件自动编程等,同时具有较好的身心素质、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
就业方向:数控加工(数控车工方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精密工程、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模具制造、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行业。
数控加工(加工中心操作工)
核心课程:铣工工艺学、产品质量检测、零件普通铣床加工、加工中心模拟加工与编程、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学、金属切削加工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基础、CAD/CAM、CAXA、MATERCAM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制造技术发展需要,掌握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具有中等复杂零件的工艺拟定,具备普通铣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操作、维修等方面实践能力,同时具有较好的身心素质、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需要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数控加工(加工中心操作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精密工程、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模具制造、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行业。
焊接加工
核心课程:焊工工艺学、焊接结构生产、金属材料焊接、焊接生产管理、焊接机器人编程、焊接质量检测、CAD/CAM等。
培养目标:焊接加工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的焊接技术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焊接操作、焊缝质量的检验等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
就业方向:焊接加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就业于石油、化工、锅炉、压力容器、船舶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各类企业,从事焊接加工、焊接工艺员、焊后质量检测、焊接设备维修调试、焊接设备销售及售后服务、生产主管等岗位。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培养目标:培养操作多轴加工中心(DMG)、逆向扫描、增材制造等设备,适应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的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机械产品逆向设计、多轴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
就业方向:从事多轴加工中心编程操作、计算机辅助设计、逆向设计、产品质量控制、生产线数字化管理、设备维护与销售等方面工作。
实训教学环境
机械工程系现有数控加工实训室、焊接加工实训室、仿真加工机房、设计建模机房、工业产品设计及3D打印机房等15个实训室,其中拥有高性能计算机及图形工作站300余台,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三坐标测量仪、蔡司三维扫描仪、3D打印机、焊接机器人等设备和处于世界领先进地位的DMG五轴加工中心、车铣复合中心等设备300余台套。
三坐标测量实训室
3D打印实训室
DMG MORI认证培训中心
数车实训室
数铣实训室
焊接一体化实训室
焊接机器人实训室
竞赛荣誉
机械工程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养一流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牢固树立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突出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深入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水平,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师生多次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2年河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机械工程系荣获数控车项目铜牌、CAD机械设计项目银牌。
2023年河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机械工程系在数控车、数控铣、增材制造、CAD机械设计荣获1金2银1铜共计4枚奖牌。
2023年机械工程系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CAD机械设计项目优胜奖。
2024年河南省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机械工程系获CAD机械设计(国赛精选)金牌、工业设计技术(世赛选拔)金牌,CAD机械设计(世赛选拔)铜牌及增材制造优胜奖。
机械工程系百余名学生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获奖,其中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表彰60余人次;教师20余人次参加省级技能竞赛、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教学改革论文评比、班主任大赛等活动,获得省级一等奖及国家级表彰15人次。
校企合作
机械工程系深入落实“精准、高质、稳定、对口”的毕业生就业目标,以“三个满意”作为检验校企合作工作质量的标准,多年来与新航集团、豫北转向、比亚迪、宇通客车、威高集团、苏州博理、中核二三、江南造船厂等省内外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组建中核二三、威高骨科等校企专班,共同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推进产教融合,同时满足学生专业认知实习、工学交替实习、顶岗实习及对口优质就业需求,大批优秀毕业生已成为企业中坚力量。
优秀毕业生
方国华,中共党员,“中原青年工匠”,机械工程系05级钳工专业优秀毕业生,在新航集团豫北转向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被评为:2013年新航集团劳动模范、优秀职工代表,2015年“新乡市技术能手”,2015年省工会“国华创新工作室”;2017年共青团河南省委“中原青年工匠”称号,2018年“河南省技术能手”,2020年新乡市“牧野工匠”,2022年荣获省总工会第六届“中原大工匠”荣誉称号,荣获“方国华钳工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
仝海龙,机械工程系05高级车工班学生,09年到北京小红门不锈钢城工作,2012年创业,成立了北京艾利腾宇不锈钢销售中心,2019年成立了北京艾郎特科技有限公司,同年7月公司搬迁至河北省廊坊市,成立廊坊市海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2012年至今公司经营全国各地地铁站引出建设项目,在天津、新乡设分公司。
刘阳,机械工程系09级数控专业,车工高级技师,现供职于新乡北方车辆仪表有限公司,先后荣获“新乡市技术能手”、“牧野工匠”、“河南省技术能手”、“河南省技术标兵”等荣誉称号;2018年获得新乡市“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河南省人社厅批准设立“刘阳省级数控车工大师工作室”。
招生计划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河南省职业培训条例》第三十八条:全日制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取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别参照中专、大专、本科学历,在参加公务员招录、企业事业单位招聘;确定工资薪酬、职称评定、职位晋升、参军入伍等方面享受相关待遇。鼓励企业对取得相应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受聘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参照本企业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给予相应的福利待遇。